都江堰簡稱“灌”,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,因堰而起、因水而興的城市;在新石器時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區(qū),是古蜀國的發(fā)祥地之一。都江堰市以山、水、林、堰、橋渾然一體,體現(xiàn)城中有水、水在城中、“灌城水色半城山”的布局特色,為此有著“拜水都江堰、問道青城山”之美譽。
都江堰大壩泄洪
都江堰全景,公元前256年,戰(zhàn)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。該大型水利工程現(xiàn)存至今依舊在灌溉田疇,是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。
都江堰灌口,都江堰世界遺產(chǎn)文化遺產(chǎn)公園的二王廟,二王廟是祭祀李冰和二郎神的廟宇,原為李冰專祠,于漢末因水患而移建于此。唐末五代,二郎神信仰逐漸蓋過李冰,使其成為二郎神祖廟。
都江堰灌渠水流湍急,水量充沛,為沿岸百姓帶來了生活、生產(chǎn)的水源。
都江堰的人們傍晚聚于南橋休閑娛樂,山頂?shù)挠駢鹃w也是燈光璀璨